石大远程—哆唻论坛
1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549|回复: 0

升华情怀 鼓风担当 舒展正气 奋发有为

Face

post:789
essence:2
score:11840
greed:白金长老
担任版区版主:
最后登录:2017-03-20 17:58
01-15 07:52

    20151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有同志谈到,做县委书记压力很大。总书记说,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遇到的压力肯定会越大,这就叫有担当。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这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念兹在兹的鲜明观点,也是新时期应对深化改革新常态应有的炽烈情感,更是践行我党优良传统、行为民务实之效所呼之欲出的精神面貌,党员干部要有所饱满、有所成就,就必须将奋发图强的担当精神融入广袤天地,植入壮阔事业之中,在基层一线锤炼一副“阔肩厚膀”,方乘着担当的东风成就千里远行。

   以担当鼓风,培育奋发图强的磅礴正气。古语有言:“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担当作为一种风骨,一种情操,并不是凭空出世的,而是需要党员干部把为民清廉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所追求,作为一种价值世界所耕耘,作为天地生人应有之业去修葺。如果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没有攻量民利的为政之德,担当将无所安放,事业将无所倚靠。“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一名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就应该摒弃己私,敢于同损害民利的不良现象作斗争,敢于迎难而上,“遇山开山,逢水搭桥”,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生活情趣,在工作中崇尚高尚的精神追求,在务实中吞吐百态的民生冷暖,始终做到严自律、善治己、高要求,做到骨头硬、身体正、姿态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家园,方能鼓风担当,舒展正气,奋发有为,做一名敢于担当、勇于担责、能干成事的好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中一展拳脚,乘风破浪。

   以担当握舵,充实奋发图强的浑然底气。习总书记经常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性,更要办事管用”。要“办事管用”,就必须有干事的能力,有让群众信服的方法,有务实为民的水平。当前,有的领导干部虽有攻坚克难的决心,有担当的意识,却“只为成功找方法”,不思考,不摸索,不学习,一味盲人摸象,拼经验办事,难免不出现用狠劲而收效甚微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领导干部要靠实担当,善做善成,想要干好事、会干事、干成事,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把心思集中在谋事上,把本领挥展在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成事上,在小处、散处发现规律,寻找方法,循着工作的客观规律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善于把握大局大势,研判推演,能抓关键,学会弹钢琴,使各项决策和谋划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契合客观规律、匹配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方能练就奋发图强的浑然底气,最终练就为民担当的能力,成就一番辉煌事业、赢得千钧民心。

   以担当靠锚,壮大奋发图强的温润地气。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党员干部说到底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群众利益理所应当是党员干部的“第一信号”、“第一波段”,群众满意自然而然是党员干部坐实担当的“第一筹码”。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党员干部收获厚重民心,成就状况事业,就必须把一切担当落实到群众的利益上,走出机关大院,脱离“文山会海”,怀揣尊重和感恩的情怀,亲近群众,走入群众,用心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什么、反对什么,要始终以民生问题为中轴,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多为温暖民心之事,多作“田野式”、“地头式”调研,多行“解剖麻雀”、“刨根问底”型的调查,经常与基层群众掰一掰家底、拉一拉家常、算一算家账。要主动从人民群众的智慧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借助群众的智慧撬动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最终一线冷暖中饱满自我、在感染群众中创造业绩、在温暖民心中收获人心。

   担当是一种正气、一种本领、一种情怀。党员干部只有怀揣奋发图强的担当精神,在磅礴正气中提高素质,在浑然底气中练就本领,在温润地气中升华情怀,奋发图强,才能在同步小康的征途中越行越顺,必能在“从严治党”的强大基座中越走越远,最终在“中国梦”的壮阔波澜中越过重山复水,成就“千里远行”。


志存高远,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乐于奉献。
[留言] [回复] [引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