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它能够说明学生为什么进行学习以及学习的意愿来自哪些方面。目前我国出现了高校网络教育、高校MOOC、企业MOOC、企业E-learning和政府E-Learning五种在线学习模式。不同模式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主要有哪些?是否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在线学习的质量至关重要。
一、在线学习模式分类与特征
第一类是高校网络教育。目前我国共有68所高校具备网络教育资格。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社会在职人员,其目的是将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辐射到全社会,以提升全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能力。学习者完成专业规定的学分之后就可以申请相应的专科或本科学位,因此学历教育是高校网络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二类是高校MOOC。高校MOOC虽然可以颁发课程证书,但是属于非学历性质,学习者参与MOOC进行学习,属于自愿、非正式的学习形式。
第三类是企业MOOC。企业MOOC属于一种自愿、非正式的学习形式,但是与高校MOOC相比,企业MOOC是为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服务的,以期最终提升企业的绩效。
第四类是企业E-Learning。企业E-Learning具有非学历、基于绩效范式、企业中的正式学习。有三个特征:第一,企业E-Learning是企业自己举办的,无法获得教育部门认可的证书。第二,企业E-Learning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最终提升组织的绩效。第三,E-Leaning及面授式学习是企业中员工学习的两种重要的正式学习方式。
第五类是政府E-Learning。政府E-Learning与企业E-Learning相比,企业组织更加灵活,而政府组织则更加刚性与保守。
综上,高校网络教育与高校MOOC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证书上,即学历与非学历的差异;高校MOOC与企业MOOC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上,即学习范式与绩效范式的差异;企业MOOC与企业E-Learning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方式上,即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差异;企业E-Learning与政府E-Learning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组织性质的差异。
二、研究情况及结果分析
选取北京大学学者吴峰等(2015)编制的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从认知兴趣、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外界影响、社会服务六大维度共计43个题项进行测量分析。其中认知兴趣是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或兴趣;职业发展意指为提高工作能力或寻求升职机会;人际关系即参与学习活动是为了在学习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人际接触、寻求归属感或结交新朋友;摆脱常规是为了给生活带去改变,摆脱或逃避现状;外界影响是为了满足外界对自身的期望或要求,如来自家人、朋友、上级等的期望;社会服务即为了参与社会服务或为他人做贡献。
通过对上述五类学习模式下的学习者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基本情况
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水平的分值为3.442,认知兴趣维度得分最高,显著高于整体水平和其他各维度水平,这说明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或兴趣;其次是社会服务维度,说明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是为了给社会和组织创造价值和进行服务;摆脱常规和外界影响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表明学习者出于逃避现状或外界压力而去进行在线学习的动机较弱。
2.学历与非学历:高校网络教育与高校MOOC
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与高校MOOC模式的最大差异体现在学历与非学历方面。我国网络教育政策明文规定,凡是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者,都可以获得相应受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可以作为岗位晋升和薪酬待遇提升的依据,获得用人单位认可。高校MOOC虽然也可以获得由课程教师颁发的课程证书,但它是非学历证书,并不能在岗位晋升、薪酬待遇提升方面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在学习动机整体层面,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整体学习动机显著强于高校MOOC模式下的整体学习动机。两者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即高校网络教育模式明显高于高校MOOC模式。在认知兴趣、外界影响、社会服务三个维度,两种模式下的学习动机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要强调的是,在职业发展维度,两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在认知维度上,高校MOOC模式相较于网络教育模式对学习者认知兴趣的影响更大。
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认知兴趣略低于高校MOOC模式,但是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职业发展动机却远远高于高校MOOC模式。合理的解释是两者之间存在学历与非学历的差异,高校网络教育的学历对于学习者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烈,而学习者的认知兴趣更加分散,出现低认知兴趣的学习者更多。(待续)
选编自:《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1月)
上一篇: 以体系建设破解教育信息化的“顶棚效应”
下一篇: 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下)